铁甲网首页 铁甲论坛 全液压制动系统故障、维修、解析……

发帖

评论

全液压制动系统故障、维修、解析……

于是 2025-09-09

4208 8

      前段时间发了一个帖子、两个视频,来和大家分享全液压制动系统的故障与维修。
但我觉得我没有更清晰的表达故障点,及如何发现及维修,今天发一个帖子作为补充,希望能解释清楚,能帮到更多的甲友。

首先发一张主流全液压制动系统的液压原理图(美国,mico)公司的双路全液压制动系统
下面是全液压充液阀的外观图
此阀分为4个腔室
1/换向阀腔室
此腔室是阀体换向腔室,当系统压力达到15mpa时,阀芯换向不向蓄能器冲液,由o口像先导系统供油(也有向散热系统供油)
注意阀芯上的矩形圈,这是一个主要的故障点,当矩形圈老化或者磨损后,系统就会出现不向蓄能器充液的制动系统故障。
此腔室是阀体换向腔室,当系统压力达到15mpa时,阀芯换向不向蓄能器冲液,由o口像先导系统供油(也有向散热系统供油)
注意阀芯上的矩形圈,这是一个主要的故障点,当矩形圈老化或者磨损后,系统就会出现不向蓄能器充液的制动系统故障。
2/图二是单向阀,节流阀,滤芯腔室
图片能很清晰的看到本腔室的装配,本腔室最大的故障点在滤芯,当液压油过脏,导致滤芯堵塞或者损坏(也能导致腔室一阀芯换向等错误动作,不向制动系统充液)
图片能很清晰的看到本腔室的装配,本腔室最大的故障点在滤芯,当液压油过脏,导致滤芯堵塞或者损坏(也能导致腔室一阀芯换向等错误动作,不向制动系统充液)
3/腔室3是控制腔室
由于在驻地,我没有内六角所以没有分解开,这个腔室在上下都有一个钢球,下面内六角是调压(尽量别动,这个维修的时候把里面小阀芯控出来,用清洗剂清洗即可,如分解也要记住内六角卸出来的圈数,上车好调节)(注意调压是类似于气压调节阀最右微调,而不是一直往里拧就是压高)
由于在驻地,我没有内六角所以没有分解开,这个腔室在上下都有一个钢球,下面内六角是调压(尽量别动,这个维修的时候把里面小阀芯控出来,用清洗剂清洗即可,如分解也要记住内六角卸出来的圈数,上车好调节)(注意调压是类似于气压调节阀最右微调,而不是一直往里拧就是压高)
4/4腔室
本腔室上下一样,一面一个单向阀,中间是阀芯,我没有尖嘴钳没有过多分解。
此腔室就是在前后桥有一路故障的时候,能保证一个桥有刹车。
本腔室上下一样,一面一个单向阀,中间是阀芯,我没有尖嘴钳没有过多分解。
此腔室就是在前后桥有一路故障的时候,能保证一个桥有刹车。
上面是整个充液阀的实物分解。
简单的叙述下整个全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1、泵来油通过阀为蓄能器充液,当系统达到设定的15mpa时,图三控制图一换向,关闭向制动系统蓄能器供油,转向先导系统供油(也有向散热系统供油的)。
当制动系统压力低于11.5mpa时图三控制图1换向,关闭向先导系统供油转给制动自动系统供油,依次循环。

下面简单叙述下故障现象。
      本款全液压制动系统,在国际上普遍应用,是一套很稳定的制动系统。
在国内故障频发,第一我觉得是我们配套设计缺陷(最后再和大家探讨),第二是我们不懂维修保养不到位导致。
本款制动系统在国内普遍配置囊式蓄能器
,好处是成本便宜,反应灵敏。缺点是使用寿命低。
我们需要定期的对蓄能器进行测压。低于5.5mpa需要向内充氮气(5吨装载机为例,厂家给的设定是5.5mpa,但我觉得系统压力为15mpa,压力应充到7/8mpa更为合理,这个是我个人的分析,甲友按那个压力充就看个人情况)
注意⚠️,充氮气的时候要把下面液压管卸开,要不然充的压不准,(卸液压管的时候注意放压,然后再卸)
可能有很多甲有不会测,也没有氮气测压表。
你可以发动车以后,运转几分钟平稳后踩刹车,如果一脚下去制动压力等报警,基本就是缺蓄能器氮气了。
注意⚠️(也有可能我们国产感应塞不稳定,你可以熄火后踩踩刹车,蓄能器就和储气筒一样,正常的话能踩4/5脚刹车,如果踩1/2脚刹车就没有感觉了的话,那就是蓄能器缺氮气)。
如果修理工有液压测压表,也可接到系统测压点,正常系统压力为15mpa,如果一脚刹车下去,系统压力低于10mpa系统迅速工作,那就证明蓄能器缺氮气。
⚠️蓄能器缺氮气对系统危害特别巨大,会导致制动系统一直工作,导致整个系统泵,阀使用寿命大大降低。

充液阀故障,不向制动系统供油,清理图1/2/3(3只建议清洗剂清洗,没有实验台,不建议分解)
清洗后好不好使,一般为图1矩形圈磨损过大(那个原厂修理包挺贵,可以把矩形圈卸下来里面垫高)

最后谈我们国产配套设计方面原因。
还是肯定MICO充液阀,和本套系统是非常稳定的。
故障频发主要在我们国产配套和使用方面。
一、配套设计缺陷(蓄能器)
制动系统作为全车最该稳定的系统,我不知道我们厂家问什么全部选配囊式蓄能器(而不选择活塞式蓄能器)成本不是在这上面省的,囊式蓄能器的稳定性,在制动系统上远远比不上活塞式蓄能器,希望我们厂家要以安全为本。
下面说用户及维修,囊式蓄能器出故障或者氮气压力低,会导致系统一直在高压工作,充液阀频繁换向,频繁换向就会导致液压泵随时接收换向导致的液压冲击,这个液压冲击会导致系统压力高于泵的额定压力(没经过测试,猜测)
所以装配全液压制动系统的车主,一定要让驾驶员知道这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早发现早治疗,一旦没有了刹车再去维修,那样整个系统包括泵,阀,蓄能器是一项很高的费用。
二、配套设计缺陷(液压油箱)
近些年我们很多装载机采用了定变量液压系统,也有静液压的了,我退出行业快7年了,对这些新的机型装配的液压油箱没有了解。
但是在10年以前推出的机型,他们的液压油箱就是有设计缺陷(气泡剥离不干净)很明显的就是回油区没有和吸油器分开,有的分开了回油管也没有到油液面以下。
那样和鱼缸过滤完加氧有什么区别?不知道厂家如此设计的想法是什么。
如图
在图中很明显的发现阀芯进油口处上面印记。
这就是液压油箱剥离气泡不干净,液压系统中有空气,空气在阀芯口处遇到高压,气泡破裂导致的局部高温,这是明显的气蚀现象。
这就是好比人类打点滴,点滴内有空气打入血管一样,这是致命的威胁。

说了自己对本款全液压制动系统的一些理解和想法,希望能对甲友有所帮助。

			
		

		
	
图片
全部评论

已展示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