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网首页 铁甲论坛 『铁甲杂谈』 大家来说说自己的家乡和家乡的特产吧~~~

发帖

评论

『铁甲杂谈』 大家来说说自己的家乡和家乡的特产吧~~~

铁甲中士 2011-04-29

1.2万 54


首先我来说说~~
我是地地道道的天津人
  一、吃的: 
  1、十八街大麻花:特点:香甜可口、酥脆化渣、口味悠长、色泽鲜明。
              正宗的生产商是天津桂发祥公司,多元化发展的桂发祥,打造出一个兴旺的产品家族,拥有了经典的“桂发祥、十八街、艾伦、天塔”品牌下的麻花系列、中西糕点面包系列、休闲食品系列、月饼粽子元宵等节令食品及葡萄酒、矿泉水近百个品种。凭借着品牌之优势、品质之精良、口味之独特,桂发祥不但赢取了消费者,更赢得了市场。
      
      2、狗不理包子:“狗不理”创始于1858年。狗不理包子以其味道鲜美而誉满全国,名扬中外。狗不理包子倍受欢迎,关键在于用料精细,制作讲究,在选料、配方、搅拌以至揉面、擀面都有一定的绝招儿,做工上更是有明确的规格标准,特别是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都不少于15个褶。刚出屉的包子,大小整齐,色白面柔,看上去如薄雾之中的含苞秋菊,爽眼舒心,咬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一直深得大众百姓和各国友人的青睐
   3、 耳朵眼炸糕的生产有百余年历史,清光绪年间,创始人“炸糕刘”刘万春以卖炸糕谋生,由于精工细做,并逐渐形成独特风格,加之该店铺选址北门外窄小的耳朵眼胡同出口处,被众食客戏称为耳朵眼炸糕,旺销不衰。成品外皮金黄、酥脆不艮,馅心香香丹不腻、适口性强,且无任何添加剂,可谓绿色营养食品。一九九七年十二月被中国烹协认定为“中华名小吃”。耳朵眼炸糕与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被市商委和烹协命名为"天津三绝食品"。

 4、天津炸酱面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天津小吃,天津炸酱面的做法并不复杂.原料就地取材,天津炸酱面即可以作为宴席间的点缀,也可以作为早点,夜宵的主要食品。

 
      5、“果仁张”至今已有160余年的历史。其成品是以花生仁、腰果仁、核桃仁、瓜子仁、杏仁、松 籽仁及多种豆类为主料,有虎皮、琥珀、 净   天津传统风味小吃。



      6、明顺斋烧饼:20年代由吕凤祥在“唯一斋”制作经营。后其徒王树纶在原有基础上,逐渐创制了多种馅的什绵烧饼。特点:色泽杏黄、外皮酥脆、内层柔韧绵软。1989年获全国食品金鼎奖香、奶香、五香、桔香、柠檬、薄荷、番茄、山楂、海菜、 咖啡、可可、姜汁等品类,有香、甜、酥、脆、酸、凉、麻辣等口感。  
     7、 马记茶汤:天津风味小吃。起源于明朝末年。特点为色泽粉红、质地细腻、香甜润口 

     8、小站稻米:据记载,为了让南方的水稻也能在北方安家,以减少“南粮北运”对各方面所造成的负担,1600年,明朝保定巡抚汪应蛟在小站一带垦种水稻5000亩,这是最早的小站稻。清朝,天津防军提督周盛传引南运河水种植水稻,因灌溉用水中含有较多的淤泥和腐植质,所以小站稻米品质优良。

  二、玩的:


      1、天津泥人张始于清道光年间,创始人张明山。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自己的风格,其作品取材广泛,塑造人物生动,塑与绘的结合使作品更具生命力。其艺术地位获得国际认可。泥人张经过几代人的传承,成为我国泥塑艺术的又一个高峰。
(创始人)
作品

      2、杨柳青年画是流传于北方民间的木版年画,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年画之一,因在天津市西南的杨柳青镇生产而得名。杨柳青年画创始于明朝崇祯年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取材内容极为广泛,历史故事、神话传奇、戏曲人物、世俗风情以及山水花鸟等皆可入画,特别是与生活密切关联的题材,如胖娃娃、缸鱼、五谷丰登等。

    3、风筝魏:风筝魏是天津著名风筝艺人魏元泰制作的风筝,故称风筝魏。





   未完......待续。。。。。着急吃饭...haha
图片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