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网首页 铁甲论坛 液压缸动作不良的诊断与排除

发帖

评论

液压缸动作不良的诊断与排除

小松-8 2010-10-23

1412 4

[table=98%]
[tr][td] 
        液压缸属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其运行故障的产生除液压缸自身的原因外,还与整个系统有关,所以在排除液压缸运行故障时要认真观察故障的症状,采用逻辑推理、逐项逼迫的方法,由外到内仔细地分析故障原因,从而确定排除方法,避免盲目地大拆大卸。在液压缸运行故障的众多原因中,安装、使用和维护不当是造成其故障的原因,对此类问题此处不做阐述。本文仅对常见的典型运行故障——液压缸动作不良加以系统的分析。  
液压缸动作不良大多表现为:液压缸不能动作、液压缸动作不灵敏(有阻滞现象)和液压缸运动爬行等现象。  

    一、液压缸不能动作  

    液压缸不能动作的现象往往发生在刚安装完毕的液压缸上。排除此故障时,首先应从液压缸外部查找原因:液压缸执行运动部件的阻力是否太大,是否有卡死、楔紧或顶住其他部件等情况;进油压力是否达到规定值。排除了外部因素后,再进一步检查液压缸内在的原因,并采取相应排除方法。现将液压缸不能动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分析如下:  

    1、执行运动部件的阻力太大  

    排除方法:  

    1)排除执行机构中存在的卡死、楔紧等问题。  

    2)改善运动部件导与润滑状态。  


    2、进油口油液压力太低,达不到规定值  

    排除方法:  

    1)检查有关油路系统的泄漏情况并排除泄漏。  

    2)检查活塞与活塞杆处密封圈有无损坏、老化、松脱等现象。  

    3)检查液压泵、压力阀是否有故障。  

    3、油液未进入液压缸  

    排除方法:  

    1)检查油管、油路、特别是软管接头是否已被堵塞,应依次检查从缸到泵的有关油路并排除堵塞。  

    2)检查溢流阀的锥阀与阀座间的密封是否良好。  

    3)检查电磁阀弹簧是否损坏或电磁铁线圈是否烧坏;油路是否切换不灵敏。  

    4、液压缸本身滑动部件的配合过紧,密封磨擦力过大  

    排除方法:  

    1)活塞杆与导向套之间应选用H8/f8配合。  

    2)检查密封圈的尺寸是否严格按标准加工。  

    3)如采用的是V形密封圈,应将密封磨擦力调整到适中程度。  

    5、由于设计和制造不当,当活塞行至终点后回程时,压力油作用在活塞的有效工作面积过小  

    排除方法:改进设计、重新制造。  

    6、活塞杆承受的横向载荷过大,特别别劲或拉缸、咬死  

    排除方法:  

    1)安装液压缸时,应保证缸的轴线位置与运动方向一致。  

    2)使液压缸承受的负载尽量通过缸轴线,避免产生偏心现象。  

    3)长液压缸水平旋转时,活塞杆因自重产生挠度,使导向套、活塞产生偏载,导致缸盖密封损坏、漏油,活塞睡眠症 
缸筒内,对此可采取如下措施:加大活塞计划调节活塞外圆加工成鼓凸形,使活塞能自位,改善受力状况,以减少和避免拉缸;活塞与活塞杆的连接采用球形接头。  

    7、液压缸的背压太大  

    排除方法:减少背压。  

    其中液压缸不能动作的重要原因是,进油口油液压力太低,即工作压力不足。造成液压系统工作压力不足的原因,主要 
是液压泵、驱动电机和调压阀有故障,其他原因还有:滤油器堵塞、油路通径过小、油液粘度过高或过低;油液中进入过量空气;污染严重;管路接错;压力表损坏等。  

    二、动作不灵敏(有阻滞现象)  

    液压缸动作不灵敏不同于液压缸的爬行现象。此现象是指,液压缸动作的指令发出后液压缸不能立即动作,须短暂的时间后才能动作,或时而能动时而又停止不动,表现出运行很不规则。此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主要有:  

    1、液压缸内有空气  

    排除方法:通过排气阀排气  

    检查活塞杆往复运动部位的密封圈处有无吸入空气,如有,则更换密封圈。  

    2、液压泵运转有不规则现象,泵转动有阻滞或有轻度咬死现象。  

    排除方法:根据液压泵的类型,按其故障形成的原因,分别加以解决,具体方法,请参看有关资料。  

    3、带缓冲装置的液压缸反向起动时,常出现活塞暂时停止或逆退现象。  

    排除方法:单向阀的孔口太小,使进入缓冲腔的油量太少,甚至出现真空,因此在缓冲柱塞离开端盖的瞬间会出现上述 
故障现象。对此,应加大单向阀的孔口。  

    4、活塞运动速度高时,单向阀的钢球跟随油流流动,以致堵塞阀孔,液压缸致使动作不规则。将钢球换成带导向肩的 
锥阀或阀芯。  

    5、橡胶软管内层剥离,使油路时通时断,造成液压缸动作不规则  

    排除方法:更换橡胶软管。  

    6、液压缸承受一定的横向载荷  

    排除方法:见本文中“液压缸不能动作”原因(6)的排除方法。  

    三、运动有爬行现象  

    爬行现象即液压缸运动时出现跳跃式的时停时走的运动状态,这种现象尤在低速运动时容易发生,这是液压缸最主要的故障之一。发生液压缸爬行现象的原因,既有液压缸之外的原因,也有液压缸自身的原因。  
液压缸之处的原因有:  

    1、运动机构刚度太小,形成弹性系统  

    排除方法:适当提高有关组件的刚度,以减小弹性变形。  

    2、液压缸安装位置精度差  

    排除方法:提高液压缸的装配质量。  

    3、相对运动件间的静摩擦系数与动摩擦系数差别太大,即摩擦力变化太大  

    排除方法:在相对运动表面之间涂一层防爬油(如二硫化钼润滑油),并保证有良好的润滑条件。  

    4、导轨的制造与装配质量差,使摩擦力增加,受力情况不好  

    排除方法:提高制造与装配质量。  

    液压缸自身原因有:  

    1、液压缸内有空气,使工作介质形成弹性体  

    排除方法:充分排除空气,检查液压泵吸油管直径是否太小,吸油管接头密封好否,以防止泵吸入空气。  

    2、密封磨擦力过大  

    排除方法:活塞杆与导向大的配合采用H8/f8的配合,密封圈的尺寸应严格按标准加工;采用V形密封圈时,应将 
密封磨擦力调整到适中程度。  

    3、液压缸滑动部位有严重磨损、拉伤和咬着现象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1)负载和液压缸的定心不良。  

    2)安装支架的安装、调整不良。  

    排除方法:液压缸重新装配后应仔细找正,安装支架的刚度要好。  

    3)液压缸的横向载荷大。  

    排除方法:设法减小横向载荷,或提高液压缸承受横向载荷的能力。  

    4)缸筒或活塞组件膨胀,受力变形。  

    排除方法:修整变形部件,变形严重时需更换有关组件。  

    5)缸筒、活塞之间产生电化学反应。  

    排除方法:重新更换电化学反应小的材料或更换零件。  

    6)材质不良,易磨损、拉伤、咬死。  

    排除方法:更换材料,进行恰当的热处理或表面处理。  

    7)油液中杂质多。  

    排除方法:液压系统清洗后换液压油及滤油器。  

    4、活塞杆在全长内或局部地方出现弯曲  

    排除方法:校正活塞杆。对卧式安装的液压缸,若活塞杆伸出长度过长时应加支承。  

    5、缸筒内孔与导向套的同轴度差,因而引起别劲现象,产生爬行  

    排除方法:保证二者的同轴度。  

    6、缸筒孔径直线度不良(鼓形、锥度等)  

    排除方法:镗磨修复,然后根据镗磨后缸筒的孔径配活塞或增装O形橡胶封油环。  

    7、活塞杆两端螺母拼得过紧,使其同轴度不良  

    排除方法:活塞杆两端螺母不宜拼得太紧,一般用手旋紧即可,应保证活塞杆处于自然状态。 

[/td][/tr]
[/table]
图片
全部评论

已展示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