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98%]
[tr][td][/td][/tr]
[tr][td][/td][/tr]
[tr][td] [/td][/tr]
[tr][td][/td][/tr]
[tr][td] [/td][/tr]
[tr][td][table=96%]
[tr][td] 核心提示: 截至今年6月份,徐工大吨位装载机销售规模以领先第2名1倍的绝对优势成为行业老大。坐稳头把交椅,不能单单依靠价格竞争或者规模血拼,高端化、智能化、环保化才是可持续的发展路径。[/td][/tr]
[/table][/td][/tr]
[tr][td][/td][/tr]
[tr][td][/td][/tr]
[tr][td]
中国淮海网消息:下面继续来看系列报道——《来自徐工“四大制造基地”的报告》。截至今年6月份,徐工大吨位装载机销售规模以领先第2名1倍的绝对优势成为行业老大。坐稳头把交椅,不能单单依靠价格竞争或者规模血拼,高端化、智能化、环保化才是可持续的发展路径。以此为方向,徐工全力建设了装载机智能化制造基地。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世界最大、最智能化的装载机生产基地,细数它创下的种种第一。
厂房面积世界第一
一座厂房24个足球场大
刘亚楠 主持人:我现在是在徐工装载机智能化制造基地的联合厂房内,它有16.7万平方米,相当于24个足球场那么大。在这里,下料、结构、涂装、总装等所有的生产工序都可以一气完成,可实现年产2000台大吨位装载机的产能。这是目前世界工程机械行业内最大的联合厂房,也是中国最大的大吨位装载机智能化制造基地。
行走在新基地的联合厂房内,记者算了一下,整个厂房转一圈,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从去年5月到今年6月,徐工仅用一年时间就建成了这个全球领先的现代化制造基地。20亿元的总投入,带来的将是新增年产58亿元的销售产出。
智能化生产全球第一
500工人玩转16.7万平米生产间
和想象中不同,偌大的厂房里看不到太多的技术工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16.7万平方米的单体联合厂房里,只有近500个操作工。
刘亚楠 主持人:在基地的铲斗生产线上,这台小车实际是个机器人。你看,它可以背负着大大的铲斗在轨道上自由穿梭,把铲斗轻松搬运到焊接台上。而焊接台上的焊接机器人又凭借举鼎之力,把铲斗进行360度翻转,同时利用伸缩自如的焊接臂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焊接。相互配合下,一整套焊接工作一气呵成。而这一连串工作完全没有人工操作,全是通过编好的程序自动完成的。
145套焊接机器人,10套切割机械人,2套涂装机器人,在这个智能化基地里,大部分工作都是由机器人来完成的。
梁娟 徐工科技装机中心技术处:整个生产线实现了少人化和无人化操作,速个效率相对于传统作业方式,可以提高五到六倍。采用机器人焊接焊达率可达到80%以上,焊缝质量明显提升。
核心技术国内第一
给装载机装上“中国芯”
刘亚楠 主持人:在生产线上,我们看到的这两台机器,就是徐工自主研发的电控箱和湿式驱动桥。作为装载机的动力心脏,一直以来,这两种核心部件全部依靠进口。而徐工自主研发的电控箱和湿式驱动桥,则通过技术创新,一举解决了国产传动系统故障多、能耗高、效率低的缺陷,给装载机装上了一颗中国心。
当国内同行的传动系统还在采用70年代的国际技术,徐工已凭借这一研发成果,成为装载机行业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零部件技术企业,打破了国外品牌对大型装载机的垄断。
马铸 徐工科技副总经理:我们在国内第一家推出来的LNG(液化天然气)装载机产品,它能够实现节能30%到40%的水平,那么对我们国家节能降耗能力更明显。
[/td][/tr]
[/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