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我是注定要错过这次宝马展的,但由于签证问题反而因祸得福参加了这次展会。实话实说,原本我对这次展会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毕竟早已风闻日系品牌将全体缺席,合资品牌也只有卡特一家而已,连韩系都没有来的打算。所以这次展会基本上是国产品牌的专场。虽然这么说,实际上收获还是不少的。首先,电动化是大势所趋,这自不必多说(徐工就展出了大量的相关展品),也不是我这次看展的重点。这个话题就留给其他甲友吧。很多人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有几个很明显的变化:这次展会,大型露天采矿设备和出口设备相较过去多出不少,属具也堪称百花齐放。一看这架势就知道,又要变天了!
徐工许可生产的欧洲某小国的产品,十四年来没有太大的变化,这次先不聊这个
徐工是这次展会当之无愧的魁首,占地面积最大且有不少新机型亮相。相比之下三一和中联的展台就小多了,北京展出尽风头的柳工这次干脆就没来。什么,你问我其他国产品牌?还真没注意......废话少说,咱们进入正题。
SY215C NLC 欧V排放
出口欧洲的型号。采用上一代的外观,液压系统全部是进口川崎,除了回转是江苏产,发动机是英国康明斯。这台215还针对欧洲市场刻意减小了整机宽度。和国内版215不能说有所出入吧,只能说完全是两码事。
SY215F伐木机 国三排放
个人认为应该是针对南美市场推出的型号,设计上有一些小毛病。整体配置和国内的215相同,五十铃发动机。专业性很强,可以说是为伐木作业量身定制的产品。另外三一还有针对东南亚推出的135F林业机。
SY80U 欧V排放
无尾侧摆臂的80机是欧美市场比较受欢迎的机型,所以几大国产品牌都推出了相应的型号。奇怪的是徐工和三一在各自的80上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恒立液压系统,挺想不通的。虽然说采用这种配置价格会更有竞争力,但我个人认为有点得不偿失了。恒立的垃圾是大家公认的,这回让外国人也感受一下!
SY155U 欧V排放
这位是老熟人了,三一很早之前推出的无尾155。这也是个热门型号,柳工同样展出过相同定位的915FCR。配置自然是不必多说,经典的五十铃配川崎。
XE235UCR 美IV Final排放
徐工的新型号,针对北美市场设计的XE235UCR。进口康明斯加川崎泵阀,可惜回转是国产。链板加宽设计,手柄特别重。为了适应北美市场,徐工还是下了不少功夫。
XE155WECR 欧V排放
目前仅有两台原型车,针对欧洲市场设计,配置同样是康明斯加川崎,回转也是国产。桥箱是经典采埃孚,力士乐马达。短尾的150轮挖是欧洲的热门型号,几个大品牌都有对应的产品。摄像头遮阳板保持阀和辅助管路等一应俱全,看着比较精致。那个倾斜铲斗是徐工自研的,没想到吧?
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国产品牌迎来了一波出海热。但相比第三世界市场的高歌猛进,国产品牌在欧美等高端市场却显得力不从心。虽然价格上具备很大优势(即使是税后),购买中国挖机的人却寥寥无几。其实国产品牌在这方面下了很大功夫:采用相对较高的大件配置;提高用料水准;升级或者改进细节甚至于针对当地行情开发全新的型号。但即便已经做了很大努力,但目前中国品牌在发达国家的占有率还是非常低。眼下国产品牌的策略是不赚钱,只打江山,先多占点市场份é再说。
另外国产品牌也已经开始进军国内外的细分市场了。本着别人有的我也得有的原则,像抓料机和林业机这种以前从来没出现过的东西这次直接摆了一堆。甚至于滑移装载机和两头忙也没被漏掉。
在目前价格战的大背景下,国产的过剩产能无处发挥,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国产设备涌向其他市场。出口也好做细分领域也好,本质上都是为了解决产能严重过剩的无奈之举。
SY2000H
重两百余吨,力士乐加康明斯配置,电控液压系统。自主的东西不是很多,重点是从无到有!
XE3000
三百吨出头,康明斯发动机+川崎泵+萱场(KYB)阀。这台更是高手,不管怎么看都是日立2600-6的翻版。
XE1600 混合动力?
除泵外其他液压件均为国产,重庆康明斯(你没听错,我也是头回见)
其实这所谓的“混合动力”大有可商榷之处。和日本的混合动力挖机不同,这台1600仅在发动机上串联了一台电机(作用是低负载时发电,高负载时和发动机一起驱动泵),而没有回转电机,所以这顶多也就是个“半混合动力”,技术上还是不能和日系品牌相提并论。
国产近年推出的的大型矿机其实更多的是“从无到有”的突破而不是本身有多大技术上的进步。据我观察,以三一2000和徐工3000为代biǎo的矿机都还很不成熟,甚至还处于测试阶段。而且技术上也都是“拿来主义”,不是货架产品就是其他品牌的成熟配套,甚至于外观也差不多。不看不知道,一看就懂,终于理解为啥国产能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内推出一堆新型号了。不过再怎么说,咱们总归是有这玩意了,管它是怎么设计的。
卡特这次的展台有点过于小了,而且也没啥新东西,像326GC和M315GC这种已经是老相识了,所以没有花太多时间。至于其他合资品牌嘛......一个都没来!这次没能参展的甲友们也完全不需要感到遗憾!从长沙展到北京展再到上海展,卡特的展台在不断地缩水,这次干脆宅在室内了。
这个品牌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连展出的两台挖机都是土耳其生产临时翻新过的,压根儿不是国内版。基本上不用期待海德堡莱在国内掀起什么浪花了,说是气氛组都算抬举了,本身也并非强势品牌。前些年听说在陕西卖出过一些,现在也是销声匿迹了。
液压手腕这玩意起源于欧洲,以英康和斯蒂瑞特两大品牌为主。近两年,液压手腕开始进军日本和中国市场,小有所成。目前国内也出现了不少模仿者,但风评都比较差。
液压手腕只是一个缩影,实际上近两年来国内已经有不少人尝试用属具开辟一条新道路。毕竟国内不仅产能过剩,开挖机的也过剩,没活干怎么行?于是一部分有远见的老板开始靠属具吃饭,普及率大大提高了。虽然说现在的工程机械市场哀鸿遍野,但属具或许是一根不错的救命稻草,前景广阔。
感谢支持!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