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网首页 铁甲论坛 中国装载机的历史与现状

发帖

评论

中国装载机的历史与现状

老男人 2008-11-15

1.4万 21

——信息来源:《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杂志   
    中国铲土运输机械历经几十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值得称道、令国人自豪的是装载机产业如今年产销已超过16万台,在如今国际品牌林立的中国市场,国产品牌装载机仍占据着绝大部分的市场。
  1978年中国装载机年产量仅为1315台,而且累计产量才9454台,2007年销量就突破了16万台,仅出口量就超过万台,比改革开放以前的历史累积总产量还多;同样,中国推土机在1978年的年产量仅为1909台,累计产量为11923台。当时进口数量较大,到1980年累积进口达到3333台,特别是在80年代末,进口量占到市场近30%。2007年推土机的销量超过7390台,不仅占据了国内绝大部分的市场,还大量出口,仅2007年出口就达2065台,超过1978年全国推土机总产量。
  上述只是数量和规模上的变化,而机器的质量、可靠性、舒适性、外观等方面也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从马力上看,改革开放之前大多是小马力的拖拉机底盘改制而成。比如推土机大多是75马力或是100马力,而目前最大的达到420马力,若从马力等效上比较,推土机的进步比上述还要大得多!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铲土运输机械分会秘书长陈凯运告诉记者,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铲运机械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高起点引进国外先进的制造技术,发挥国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骨干企业优势,不断提高国产化率。二是国家对骨干企业进行了全面的技术改造,企业的生产规模和制造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轮式装载机是工程机械中发展最快、市场需求最大的机种之一。原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装载机室主任国安平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介绍,中国应该是在1956年开始生产装载机的,当时采用解放翻斗车改装,效率很低。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名誉理事长杨红旗告诉记者,1961年,根据苏联的技术图纸,成都红旗铁工厂(成工前身)生产了D107履带式推土机。后来参照日本东洋运搬机株式会社SD20和125A,由当时一机部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分别和成都红旗铁工厂(SD20,试制产品型号为Z4-2)和厦门工程机械工程厂(125A,试制产品型号为Z435)联合生产推土机和装载机。1970年,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和柳州工程机械厂参照美国Euclid公司72-51型装载机,设计试制了Z450(即后来ZL50)型装载机。
  ● 从翻斗车改装到如今的机电液一体化;
  ● 从测绘模仿到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到自主研发;
  ● 从生产第一台装载机再到年产16万台、产销量世界第一;
  ● 2007年装载机年出口量大于1978年前历史总产量;
  ● 从当初一无所有、一穷二白到如今产品遍布世界各地……
  化繁为简 特色“双变”引领中国装载机
  如今,中国装载机市场年产销量已经超过16万台,占全球装载机市场的三分之二,国际品牌装载机面对中国如此庞大的市场只能望洋兴叹!这主要得益于Z450(即ZL50)具有中国特色的传动系统,尤其是双变系统:双涡轮变矩器和只有两个行星排且带有离合器的较为简单的行星式变速箱。据柳工原副总工程师刘良臣介绍,双涡轮变矩器虽然总效率比单涡轮低,但特别适合装载机运输及作业工况,综合效率比较高。该变速箱表面只有2进1退共3档,其实通过双涡轮变矩器和超越离合器的共同作用能实现自动换挡,实际上是4进2退6个档,完全能满足需求。另外,两个行星排进行行星换挡,相比卡特、小松的复杂行星式变速器在结构和油路上都显得简单。此双变系统简单、容易生产、维修、适用性强而且成本较低,容易被用户接受。直到目前为止,虽然装载机改进不少,但双变系统基本没有大的变化,到目前为止仍有大约三分之二的装载机采用该类双变系统。可以说,具有中国特色的Z450双变系统,是中国装载机发展史上的关键点之一。
  刘良臣告诉记者,在当时配套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比如说电瓶,现在看来很简单的技术在当时就是个难题,当时装载机的起动就是个问题。后来自己设计了一套较为简单的被称为“三合一”的机构,即用此机构实现了装载机拖起动(当时电瓶达不到要求)、长坡制动(当时制动系统不能满足要求)、熄火转向(之前熄火后铰接转向的油缸不能伸缩)。虽然这些问题用现在的技术可轻而易举地解决,但在当时的情况下,能用简单的结构来解决问题是很有意义的创新。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装载机已经初具规模,特别是Z450获得了用户认可,产品供不应求。当时的第一机械工业部,看到了Z450广阔的市场前景,委托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制订以Z450为基型的中国装载机系列产品标准。包括液力机械传动、动力换挡、双桥驱动、液压操纵、铰接式动力转向等。原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装载机室主任国安平告诉记者,当时主要是按ZL50装载机的额定装载重量按优先数系排列,再把各参数和作用力的关系绘成图表,找到载重量与功率、总体尺寸参数、掘起力、牵引力、机重等相互关系,设计出装载机的各种参数。各零部件参数标准化,大大提高产品标准化水平,便于组织专业化生产,为提高维修和保养质量创造了基础。
  装载机标准的制订,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装载机行业的发展。生产厂家1978年不到20家,到80年代末就超过了50家,90年代末超过70家,年产量也由1978年的1315台增至1993年的16738台,达到了我国装载机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技术引进对装载机发展的影响
  “技术引进”在中国装载机发展过程中,肯定是个关键词。改革开放初期,虽然中国装载机已经发展了10多年,但产品的技术水平,生产质量等方面都与国际先进水平有着相当大的差距。采访中专家给记者讲:“改革开放之初,大多国人从来没见过老外,在大街上看到一个老外都感觉很好奇,跟在屁股后面看个没完。记得谈判是在北京建国饭店,那是中国第一家合资饭店,我们是在那里第一次看到用塑料瓶装的矿泉水……”
  改革开放后,在当时机械工业部的主导下,曾先后引进了美国卡特彼勒、盖尔公司、日本小松、川崎、古河公司以及德国利勃海尔、蔡特曼公司和波兰斯老瓦沃夫公司的装载机技术(具体详见本刊上期《高歌猛进30年》一文)。其中,在1985年机械工业部还专门成立了“卡特彼勒引进技术办公室”,“一条龙”负责引进和消化美国卡特彼勒相关技术,包括装载机、推土机、林业集材机等。其中装载机包括CAT936E、966E、980S,分别由当时的厦门工程机械厂、柳州工程机械厂和宜春工程机械厂负责消化技术。同时引进配套的液力变矩器、动力换档变速箱、“四轮一带”、柴油机、液压件等进行消化。负责此项目的杨红旗先生在接受本刊专访时告诉记者,卡特彼勒技术引进项目是由当时的经贸委立项,由机械工业部主抓的重大项目,前后给数十个厂家总共拨款达7个多亿元。项目的技术引进耗时近5年,机械部从技术引进到项目验收前后抓了10年之久,最后形成了生产力。
  原柳工董事长张沛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引进国外技术对中国装载机的发展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张沛向记者强调:“柳工在与卡特长达8年的技术合作过程中,就深刻认识到了产品研发和建立生产制造体系的重要性:卡特彼勒公司当时每年有几亿美元的亏损,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保持每年数亿美元的产品研发费用。另外,建立一个高效率的高质量的制造体系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对卡特的合作和了解,柳工在上市后,也没有那么大的魄力花3500万美元去购买各种设备,打造柳工制造体系。思路和观念的变化比学到技术更为重要。”
  徐工科技副总经理、徐工研究院院长马铸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装载机的发展是迅速的,变化是巨大的。徐工从1985年开始引进了日本川崎公司、美国盖尔公司的装载机技术。这 对我们帮助很大,特别是在系统设计、结构设计、细节设计、管理等方面都得到了借鉴和提高,开阔了研发人员的视野和思路,为后来的装载机技术升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对于技术引进,杨红旗表示:“技术引进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影响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提高了技术起点。比如说装载机在当时引进的都是比较先进的技术,这为国内企业提供了较高的平台。而且这些产品的技术在10年合同期内可以随着卡特产品的改进而跟随改进,这样保持了引进技术与卡特技术的基本同步。其次,加快了技术进步的速度。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加快了今后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的速度。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国内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经验。比如说柳工在引进卡特技术的同时,对生产管理及技术改造包括对关键加工设备的引进等方面都借鉴了卡特的模式,在这方面少走了很多弯路。在培训方面,外资企业为中方做了很多工作。由于在技术引进合同里面规定,中国产品出口到国外,服务方面的工作由他们负责,在产品品质得到提升后,也促进了产品的出口。”
  销售模式:从“上门订贷”到“4S店”的变化
  市场经营从“收款——开发票”式的销售,逐步发展到如今的“4S”店式的专营化、全球化。
  中国装载机行业能取得如此迅猛的发展,市场营销手段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为装载机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装载机市场经营机制的变化,1994年是一个关键的节点。
  在1994年国家宏观调控之前,装载机的市场几乎是供不应求。所谓销售被形象地比喻成“只有几个人在厂子里收款,开发票而已。”
  柳工刘良臣告诉记者:“中国装载机行业的市场营销变化,94年是个转折点。94年之前装载机的销售十分火爆,供不应求,所谓销售人员,甚至可以认为是财务人员,用户上门订货,交款。销售人员负责收钱开发票,很简单。随着94年国家宏观调控的开始,装载机的市场可谓是‘飞流直下三千尺’,而装载机产能经过前几年的快速扩张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市场竞争在短时间内变得残酷而激烈。在这种情况下,柳工、厦工、徐工、常林、成工等主要厂家开始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全国各地设立办事处。并由办事处承担起销售产品、配件供应、维修服务等工作。并在之后开始逐渐培养代理商,逐渐建立起了代理制。”
  随着柳工在四川同创公司成立第一家“4S”店,随着柳工、厦工等企业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中国装载机行业的市场营销已经从当初的“收款—开发票”式的销售,逐步发展到如今的“4S”店式的专营化、全球化。从2007年柳工来自数十个国家的全球代理商大会的壮观场面就可以感受到中国装载机国际化步伐。
  企业从“吃皇粮”到上市自谋发展
  1993年11月,柳工在深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也从此拉开了中国工程机械企业上市的序幕。这对中国工程机械行业而言,是发展过程中一个比较重要的事件。原柳工股份董事长张沛认为,改革开放之后,国有企业慢慢开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柳工滞后的生产能力与经营管理体制影响了柳工的发展步伐。在经过认真思考与探索,柳工决定成立股份公司上市。柳工1993年上市首次募集资金达2.0448亿元,而这些资金对于改造柳工落后的产能是非常需要的。柳工引进了大型加工中心包括液压件加工中心、箱体加工中心、铸钢生产线、热处理生产线和焊接机器人及表面处理和焊接工部项目等。这对柳工后来在行业持续保持领先地位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2007年厦工在河南焦作建厂、柳工选择在天津建立生产和研发基地、龙工则在上海建立生产基地后,挥进中原,收购郑州白云机电(除了农机,已经开始生产装载机),布局龙工装载机生产基地。而徐工则在重庆建立了大型生产基地。从目前装载机的低利润现状看,异地建厂,进行合理化布局,除节省可观的物流成本外,同时富有更深层次的战略意义。连续进行大手笔运作,面对巨大的投入,如果不是融资渠道比较畅通的上市公司,像众多的装载机个体老板是不大可能一次投入上亿甚至更多的资金在装载机领域的。有了畅通的融资渠道,以装载机为主业的企业比如柳工、厦工、龙工等企业也就有了向挖掘机械、路面机械及其它产品扩张的资金来源。
  厦工模式 在改革开放中,厦工创造了著名的“厦工模式”。
  由于厦门地处台海前线,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不愿冒风险为厦工大量投资。面对装载机市场持续快速增长的形势,厦工的产能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厦工人不等不靠,时任厦工厂长的苏敏提出了专业化分工,社会大协作的想法。他们把大量的零部件生产委托给周围小企业,自己从事关键部件的生产、组装和销售,从而充分发挥了当地中小企业的生产能力,使厦工的整机产量大幅度提高。厦工再度赢得了市场。这为厦工的迅速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装载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事物的发展离不开当时的条件和环境,是螺旋式的发展。当产量超万台规模时,在台海局势比较稳定的今天,厦工发展的资金已不成问题。为了保证零部件的质量和供应及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厦工又开始投资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仅2007年11月就投入1.3亿元用于桥箱项目的改造。
  从“四大家族”到群英荟萃
  80年代的中国装载机行业“四大家族”(柳工、厦工、成工、宜工)曾是中国装载机的领军企业。现在回过头来看他们的发展,可以折射出中国装载机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历程!
  柳工稳健的发展很具有代表性。通常人们只看到了柳工在产品、销量,尤其是利润方面一直保持持续稳步增长的风光,却很少人知道在这背后是经过了多少“思想斗争”才实现的。比如说出口,即使在国内装载机企业的出口量急剧增长的时候,柳工也没有为了出口而出口。柳工负责进出口的黄兆华副总经理告诉记者:“在出口形势一片大好,其它公司的出口都在迅速增长的时候,柳工内部出现两种不一样的思路。一个就是抓住出口的有利时机,先把柳工的装载机出口量搞上去再说,钱不挣白不挣。另外一种思路是要稳健。宁愿暂时失去一些订单,也要先把国外的服务体系,代理体系等建设好再寻求做大出口量。最终柳工采取了后者,事实证明柳工的稳健策略是正确的。”
  2008年4月,中央媒体采访团专门对工程机械行业的自主创新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其中铲土运输机械采访了柳工。柳工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无不充满着自主创新(详见本刊2008年第5期)。在装载机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之时,柳工仍能保持良好的盈利能力,为柳工进行多元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ZL60及以上的大型装载机方面,柳工的优势更为明显,已经成为柳工利润的重要增长点之一。
  厦工装载机在中国装载机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厦工装载机和浦沅起重机多次随南极科考团进入南极作业就是厦工装载机发展成就的缩影。厦工装载机远征南极,为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的建设和支援兄弟国家考察站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受到国内外南极考察队的赞誉,并把中国南极长城站的一条大道命名为“厦工大道”。曾经三赴南极的厦工工程师盖军衔(曾被本刊评为2004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年度人物)及其他工程师都在南极科考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成工如今也焕发出新的活力,预计今年产量能达到1.2万台。成工总工程师朱佩和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目前成工的装载机主要零部件都自已生产,包括出口的大型装载机的湿式桥。成工对配套件的投入是非常大的,仅2007年就投入2000多万新添设备,今年将再投入1个亿的资金。经过10来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基本掌握其生产技术,目前成工新的H系列装载机包括3t、5t、8t都是装配自己生产的湿式桥。
  带着装载机“四大家族”光环的宜工,2006年却在中国装载机市场销声匿迹了!2007年底被江苏沃得集团收购后虽然已恢复生产,但“四大家族”的风光已经逝去!这其中与宜工的原“婆家”有关系,但恐怕与宜工在持续创新投入少或者说是重视不够有着密切联系。
如今中国的装载机行业则是群英荟萃。
  徐工装载机借助徐工的品牌和出口渠道长期保持着中国装载机出口量第一的记录。马铸告诉记者:“徐工装载机2007年出口达2800台,占总销量的30%,预计今年将达到3600台。由于国际市场的需求相比国内较高,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徐工装载机品质的提升。”
  马铸说:“依靠大集团的优势,徐工目前加强了对装载机等产品的基础性研究,如振动、噪音、排放、优化设计等。在此同时徐工加大核心零部件的研究力度,如:电控变速箱、湿式驱动桥等。为提高操作人员的舒适性,徐工在驾驶室和薄板件项目就投入了近9000万元,用生产汽车车身的工艺比如冲压线等来生产装载机车身。
  1993年开始创业的龙工用十几年的时间,在2007年坐上了中国装载机销量的头把交椅。一向比较低调的龙工,一直在默默做事。记者到上海龙工工厂参观时,发现其工厂内数控机床一排连着一排,自动化程度让人感叹。作为民营企业,龙工在福建、上海、河南、江西等都建有生产基地。
  常林股份(原林业部常州林业机械厂)作为装载机行业的老牌企业,在中国装载机行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长龄牌ZLM30木材装载机曾获得国家质量奖审定委员会授予的国家银质奖。1996年改制为上市公司后,常林股份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又在马来西亚投资建立了合资的“常林(马)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将常林的工程机械向东南亚延伸。
  山东临工选择了与沃尔沃合资的发展模式,凭借中国的本土优势和沃尔沃的品牌影响及技术支撑,相信山东临工会有更快的发展。
  山东青工则不无遗憾地落入卡特彼勒的囊中。
  据悉,目前卡特彼勒、斗山、现代等外资企业均计划在中国投资生产装载机。
1976年1月27日---国内最大ZL90装载机
1976年1月27日---国内最大ZL90装载机
CG990H
CG990H
CG990H
CG990H
图片
全部评论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