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的用车报告,都是就单车而言。本次来个对比说车,没对比就没有深度嘛。这两台车中,龙工855B是我单位自用的,购于2011年3月,徐工500k于2011年4月出厂,都是接近十年的老车,可谓难兄难弟。
后面被撞过,换成了12年后款式,本身应该是上图那种。
先说这两台车的共同点:行星箱搭配潍柴、前后桥呈对中布置。优点就是成熟可靠,前后轮轨迹相同,能开进去就能倒出来。拉线操作,简单直接。但是,重点来了,这两个其实是两种风格,龙工路线是简约实用够用,徐工硬实中透出一丝偏激。接下来开始体检,从前往后摸。
仔细看,这两台车工作装置中拉杆与铲斗背部呈现的角度。两者的铲斗液压油缸粗细基本一致,龙工855B的铲斗掘起力比徐工500K的力量大,而卸载速度上则反过来。这也导致了实际使用中龙工可以将斗底板向前伸展的多一点,徐工斗上沿加高一点。
龙工由于采用的液压泵排量比徐工小,为了保证动臂的举升速度,动臂油缸比徐工短,在动臂上的位置比徐工高,结果就是龙工的动臂没有徐工的力量大,没有徐工放的低,龙工实际上只在平整地面上铲斗平放能接触地面,做整平活时徐工更易操作。但凡事有利有弊,福兮祸所依大概就是这意思,不信?看图。
看到了没?徐工的油缸底座比起龙工来刚度是大幅加强的,在材料厚度、拼焊工艺上的成本花的更多。注意855B在动臂上销座下斜插的那块板,表明龙工则在整体结构上更取巧,用少一些的材料实现了差的不太多的强度。油缸上的钢制油管部分,徐工是整个焊上的,龙工则是连接块用螺纹拧上的,坚固程度上徐工胜,制造维修便利性上龙工更好。
看完前面,现在是划拉到腰部。徐工把柴油箱装在了后配重上,把储气瓶放在了腰上,给变速阀和变速箱加油管留下了较宽松的维修空间,龙工则是用可转动的柴油箱来实现同样功能。至于发动机进回油管见仁见智。两者都是大跨距铰接式车接,徐工依然很用力,比较起来龙工更像是女式马甲线,徐工则是块状腹肌。
这种固定方式螺栓可不能松的太多,龙工的是一个V形槽,能自动定位。
龙工的双圆锥滚子轴承车架铰接,一直颇受好评,除了轴承的高承载力之外秘密就在它的销子是能够微量摆动的。
现在蹲下来看,对比一下,两者的驻车制动、传动轴、油管布置。驻车制动器龙工输;传动轴支撑徐工徐工输。动臂、铲斗油管走向基本一致。但徐工的动臂油管在车架上这个固定方式值得吐槽一下:用一整块U形断面做出来它不香么,做成两块拼合还切那么两条槽,一下子就把上面苦心做的橡胶减振给破功了。
这个储液杯让我突发奇想:转向油缸前面两只不好打油的机型,可以用它装机油什么的打点滴。
现在往上看,防护栏、驾驶室,徐工的略胜一筹:简洁,向斜下方观察范围更大一点,放个桶什么的没那么挤。
这个通道在排完柴油机油路空气、检查冷却液、机油后,进入驾驶室很实用。
徐工的设计除了那个快顶到倒车镜的护栏不方便擦拭顶灯及玻璃外,其它部分比龙工更实用。
现在来看后部。两者的后桥摆动架很相似,有同样的优点和缺点,使用时间长了,后桥都会前后窜动。解决办法可以设计成在这个间隙中加入一个滚针平板推力轴承。
那时候后置柴油箱是一个风潮。但个人认为还是放在驾驶室那里更好一点--油量大,成本低,司机更方便,堆料过沟时少操心。
最后我想单独提一下该款徐工500K的剂车护罩。本意是全面防护,但是装载机制动系统在车桥部分的主要故障原因是过热和制动活塞的锈蚀,全包围既不利于散热也挡不住积水。简单不都是原罪。
装载机行业,不论是设备本身,或是司机,都是入行容易做精难。十年过去了,物是人非,徐工越做越强,龙工一言难尽。正所谓风起云动气象迁,朝时岂知暮尘烟。
这不是我的错阿!拍的时候是正的,上传完就有睡倒的了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