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
评论
-
美唯容宽 2010-01-25
老版说的太好了~ 同样,我也深有感慨~ 记的有一次,公司采购一批棒材料,因为有硬度要求,就找某外协热处理厂(还算是个大公司),回来后一打硬度,根本硬度都达不到要求~联系外协公司时,他们还说是我们检测设备的问题~后来我们派专人到他们公司,用他们的仪器打。他们这才跟我们说,由于我们的棒材太长,他们的炉放不进去,就懒的去切割~直接打包回来,挂了个合格牌... 这不仅仅是单纯的素质问题,更多也表现在一个民族的劣根性.
回复(0)
-
liming5775 2010-01-25
不视中国人不聪明,而是制度不尊重技术,尊重官僚是中国的千年的桎梏,中国人心不改,制度不改,就永远不可能赶超欧美!!!
回复(0)
-
沐浴阳光 2010-01-25
我记得九四年毕业实习时,去了天津一个号称万人的机械制造厂,但当时上班的人已不多了,从庞大的厂区可以看出当年也曾辉煌,那时出厂的产品就两种,一个是自产的65马力的拖拉机,还有一个是为别人组装的大发小货车。大发小货买得很好,每天早上在厂门口都能碰到外地到天津买小货车的顾客,最远的有吉林的。说正题,在一分厂实习时,大厂房内有两列用帆布遮盖的机床,掀开一看,上面的铭牌上英文写着东德生产,都是新的,而且是程控机床,后来和那里的师傅熟悉了,一起聊天,问为什么不使新机床,他们说没人会使,问他们的学历,好的是初中,一般只是小学。看到,听到,心里觉得是多么的悲哀。十多年过去了,肯定有了很大的进步,从国产的一些机械设备上就能看出,机电液一体化加强了,但很多细节性的问题始终没有改观,例如电气控制的细小故障、液压系统的漏油等等吧,没有完全解决。同样的东西,国外组装,就什么故障也没有,在国内就不行。外国很多工人都是本科大学生,在国内连中专生都不愿当工人,这也就是南方缺少技工的主要原因。我觉得员工的文化素质、技术素质是重要的,必须提高,也是我们以后要解决的问题。
回复(0)
-
灬浪子灬 2010-01-24
值得试试~~~
回复(0)
-
美唯容宽 2010-01-24
说得不错~
回复(0)
-
美唯容宽 2010-01-24
枫阳吗?
回复(0)
-
雪碧王子 2010-01-24
这个厂 就在我们家的 经济技术开发区! 亲切
回复(0)
-
沐浴阳光 2010-01-24
国内的材料、制造设备的精度、员工的素质等等方面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长的距离,如何改进提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用国产液压件暂时替代一下,是可以的,如果整个系统都使用国产的,哪个厂家也不敢。用户也不敢买。
回复(0)
-
389742177 2010-01-24
担心难换那些东西
回复(0)
-
美唯容宽 2010-01-24
相对于结构件,国内的钢材还是能达到要求,关健是泵阀内的阀芯,柱塞,配流盘等等所用到的材料,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工艺,~~
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