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网首页 铁甲论坛 书籍-《筑路机械手册》

发帖

评论

书籍-《筑路机械手册》

沐浴阳光 2010-01-20

1万 40

内容简介:
  内 容 提 要
  本书为筑路机械行业第一本实用型参考手册,由筑机行业一批资深专家及富于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编写而成。本手册共分七篇,内容包括:土石方机械、压实机械、路面机械、桥梁机械、隧道机械、养护机械的主要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技术使用及部分典型产品介绍、产品目录等,并对机械化施工内容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本手册可作为公路工程机械科研、设计、使用及管理人员的工具书,亦可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学习参考。 

  序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客货运输量与周转量大幅度增长,促使我国公路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人们对公路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转变,社会各界不仅认识到"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而且对"要快富修高速"也达成了共识。高等级公路解决了混合交通和平面交叉口的难题,使平均行车速度大幅度提高,因而带来了经济的高效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公路建设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和支持。
  高等级公路建设有严格的标准和质量要求,只有使用先进的筑路机械,合理地组织机械化施工,才能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速度;已建成的公路只有实现机械化养护才能保障公路的维修质量、实现运输的畅通、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这些已是公路界人所共知的道理。
  目前,不仅高等级公路采用机械化施工,就连一般道路的修建也大量使用机械进行施工,有关筑路机械的知识已经成为广大从事公路建设和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掌握的内容。这本筑路机械手册是我国交通系统筑路机械开发、设计、研究、使用、管理人员集中了自己多年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参照国内外有关资料编撰而成。它按照筑路机械的类别,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其工作原理、结构、性能、设计方法、使用方法、发展方向等。应该说,这是一部传授技术并具有实用性的工具书。
  我国筑路机械行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在1985年以后进展十分明显。目前行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产品正向着高水平、高性能、高技术、大型成套的方向发展。筑路机械手册的出版将给筑机行业的发展注入活力。望广大从事尽路机械科研、开发生产、管理、施工、维修的工程技术人员继续努力,加强合作,使我国的筑路机械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尽快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向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编写人员致以敬意。
  郑光迪
  1997年9月28日
  前 言
  筑路机械是公路建设的重要保障条件。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机械施工的工程面不断扩大,机械化的内容不断充实,筑路机械的技术性能和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新产品新机型不断出现。在我国,由于近年来公路建设迅速发展,筑路机械及机械化施工的重要性越来越充分地显示出来。广大的公路建设人员及公路管理人员迫切需要更多地了解和掌握筑路机械方面的知识。
  我国的筑路机械工业在交通部直接领导下,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辛勤努力,从无到有建立并发展壮大。目前,已形成了包括科研、开发、生产、教育、管理等完整的筑路机械行业体系,已成为机械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总结国内筑路机械行业在教学、科研、使用、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与研究成果,了解国外筑路机械的先进技术,满足筑路机械行业发展和公路机械化施工以及教学、科学研究的需要,在中国公路运输业兴旺发达的大好形势下,编写了这本《筑路机械手册》。《手册》内容以公路施工、养护的专用机械为主,兼顾通用工程施工机械,并力图全面反映国内外筑路机械的新产品、新结构、新技术、新成果和现代使用、管理技术。
  《手册》共分七篇,第一篇、土石方机械,第二篇、压实机械,第三篇、路面机械,第四篇、桥梁机械,第五篇、隧道机械,第六篇、养护机械,第七篇、公路施工养护机械化。第一篇至第六篇主要介绍各种公路施工机械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总体设计、使用技术等;第七篇介绍公路施工、养护机械化中的机械选型配套与施工技术等。《手册》对国内外部分典型产品作了介绍,同时也收录了部分产品目录。
  参加本《手册》编写组织工作的单位有:西安公路交通大学、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所、河南省交通科学研究所、湖北省公路管理局等。《手册》的编务工作由辽宁省交通科学研究所负责。
  《手册》编写、出版的整个过程都是在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筑养路机械分会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特别是分会秘书长黄家德对《手册》编写给予极大的关心,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在《手册》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辽宁省交通厅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各地公路系统、行业内外的许多单位、企业、院校和个人的热情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公路施工养护机械化篇经杨长盛、粟启元、朱景华、高卫军和张万金审阅,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地感谢。
  由于《手册》是首次出版,内容涉及面广,加之作者经验不足、水平所限,错漏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主编谨启
  1997年10月8日
图片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