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产微挖占比在国内进一步加大占比,在国外shichangfener也亦然。 另外想看到笔者对国产发动机厂家的看法;以及纯电或氢能源 工程机械前景畅享。 非常高兴认识您在铁甲论坛,之前有甲友说您发的文章不应该在铁甲论坛里,这里面的能看懂的或者理解的甲友凤毛麟角。的确,论坛里的很多甲友虽然从事行业时间很长,但学识很短,但并不能阻挡大家对行业知识的渴望和学习,只不过很多的行业知识是甲友们互帮互助,我问你答得来的,零碎不系统。缺乏总结和提炼。您这几天发表的文章补足了这个缺憾,特别好。 借用郭德纲的话:什么叫雅,什么叫俗?牙佳为雅,人谷为俗。一个牙字儿一个佳字儿,这字儿念雅。嘴里说出来,吃饱了没事,坐那儿叨叨叨地说出来,这是雅。单立人儿一个谷,五谷杂粮的谷,这字儿念俗。吃喝拉撒这是俗。人可以不说,就是你可以不需要雅的东西,但这俗你离不开。俗与雅相辅相成,喝着咖啡就大蒜,秋水长天一色。 高兴这里看到您的作品,我们也许改变不了行业现状,但围观吐槽这个行业也是我们热爱他的表现形式吧
回复(9)
已展示全部评论
确实能看懂的不对,我也看不懂,但是觉得很厉害,这里大多数机主或机手,文化水平普遍不太高
回复
您说的很对,所以我把新能源挖掘机(无线的,有线的大型电铲我早见过)放在了“我们大胆展望……”的最后。 过渡品或者是中间平衡点,可能就是双动力和有线设备,当然有线设备受条件制约、作业场景非常有限。 但下一代产品应该要预留”升级接口”,这也是我文里提到的”更新升级的兼容性”。
回复
所谓工程机械新能源概念我不认同,至少目前几十年没有特别重大的技术突破都不现实。二轮三轮四轮屁股车是可以实现锂电池/氢能源的,但是在大马力大耗损的公路运输车和工程机械下就是鸡肋。即便实现了也是在有限的条件和苛刻环境下的,比如小到工厂/家庭/隧道……里面的装载机/挖掘机/电力运输车,大到高铁/列车等有专用轨道的用电大户。全世界喊了几十年的新能源,也就靠中国政策补贴起来一批二三四轮车,其他的差不多都是赚个眼球和噱头实在是不实用,看看国外就一个电动的特斯拉牛逼其他毛都不是。犹如地球人喊了几十年的移民外星口号都没能实现,原因就在于外星上没有足够的利益驱使地球人去移民生产效益,实在是没必要浪费地球几万人的资源去供养一个移民外星的人(鸡肋)。地球能源可能是会被人类消耗完的,但到底是X年的事谁也说不准,不研发可替代的新能源也不是上策,只是现实和未来中间得找到平衡点。
回复
同感
回复
👌
回复
这字里行间我读着京味十足。脑袋里总感觉是郭德纲的发音。
回复
电、氢动力也是我有些“拙见”的命题
回复
你的文章并不“高深”,而是有“深度”。以“大俗”表现“大雅”。概念学术化,内容大众化,读完能引人深思,启发很大。不过咱们可以互相交流,各取所需,一起“瞎掰扯”这个行业。
回复
🙏非常感谢鼓励! 一、昨天就有朋友要求我以每一块、每一项分别以小文展开论述,由于篇幅有限、知识有限,暂时做不到,请朋友们见谅! 二、雅俗之事,亦属八卦;雅极至俗,俗极至雅;三、发到别处被删次数两位数 四、铁甲网里的客户朋友可不是十年前的挖机老板和机手了!“重视理解90后、00后客户和员工……”,伏笔早已埋下; 五、氢动力、动力电池一事,恰巧我略有涉猎: 1.特斯拉质量…… 2.锂电池研发最积极中国 3.日本氢动力研发已经非常领先,而且专注研发氢动力 4.锂动力电池的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耗资巨大,是否又是一个资本大坑?是否具备使用推广价值,尚有争论、还很激烈! 5.”石油(天然气)将会枯竭”,随着页岩油(气)、海底油田(气)等的不断发现,已经有论文质疑该命题也可能是资本陷阱、伪科学、恶意炒作,哄抬原油及相关产品价格。 希望能帮到您!
回复